close

 


最近美國動作頻頻,從IMF主席醜聞、歐洲各國債券連連遭降評等、傳聞希臘可能垮台、對中東及北非事務的處處介入、美韓軍演、到美印聯手反恐,不難看出美國正動員所有的力量,目的在於維持強勢美元。


由於美債過高,加上美國又不斷印鈔,因此各界一致看衰美元,以致於美元從2010年起就處於驚驚貶的狀態,而美元的貶值正好符合歐巴馬總統五年內出口倍增的政策,但是要讓這個目標逹陣,必須先符合以下兩個前題:


(一)改變勞動人力結構:
由於美元貶過頭,以致於美元購買力降低,於是很多美國公司在海外採購成本增加的情況下,紛紛想改找美國當地的公司進行採購或生產。但是因為美國長年將低階生產的工作外包到東南亞,以致於在國內目前找不到大量合適的技術員,造成公司想開工,卻找不到工人的情況,於是必須由國外引進,而這也等於剝奪了美國國內的就業機會,因此失業率遲遲降不下來。其實勞動人力的重新訓練及勞動人力結構的調整才是癥結所在,才能真正拉動出口,但是人力的培養又需要5~10年的時間,因此這個前題只能等時間慢慢發酵,得先另找其它速成的方法。


(二) 美元不能貶過頭;
有點貶又不會太貶才符合美國的利益,目前貶過頭的結果造成  a)資金不停的外流,無法圈在美國,使得QE1和QE2的效果大打折扣  b) 美元亂竄,形成國內外高通膨   c)美國本來就是個消費形國家,美元貶過頭加上高通膨,造成民眾消費成本增加,形成生產和消費的緊縮,因此開工率和失業率仍然偏高   d)有些民眾因為受不了美元不斷貶值,造成資產縮水,於是開始出國工作賺取高外匯,形成所謂的 「美勞」,其中包括了主動性的外流,及重點人才被動性被國外高薪挖角,因此最近美國才興起一股中文熱。就這個前題上,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美國最近極力拉升美元,因為這是一個比較速成可以改善國內狀況的方式。


由於以上兩個前題只有一個可行,因此美國在評估過QE1和QE2的效果後,將會朝這個方向調整政策,所以世界各國下半年所要關心的問題反而是貨幣貶值問題,而不是貨幣升值問題,於是有人開始將矛頭轉到問題多多的歐元區。


有人認為希臘體質脆弱,一旦垮台將會引起連鎖反應,使歐元區解散,其實協商處理好,希臘不需要退出,歐元區也不致於解散,因為美國跨國企業和全球高度連動,歐元區解散對美國而言將會是雪上加霜。基本上歐洲和美國都需要債務重整或進行債務協商,於是有人提出變賣祖產,例: 變賣港口、土地、建築等等或是採用地上權出租、建築出租的方式,例如:劃出特別區,99年後歸還等等,這種方式將有利於引入外來資金進行長期投資,帶動當地發展。當然以上的情況必須經過國會的同意才行。


為了償債,這一兩年來歐洲國家有的加稅,有的刪減社福支出,進行某一程度的緊縮,理性上來說開源節流是必要的,不過很多民眾因為相對剝奪感太重,心裡大大不滿,想要以選票來「好好教訓執政黨」,於是在最近歐洲國家選舉中,許多執政黨紛紛中箭落馬。如果是基於理性,換個好的執政團隊自然無話可說,如果只是純粹「不爽」選了一批二軍上來,就真的陷入萬劫不復。


總之,下半年按照美國既定的目標,美元將會升到應有的水準,所以各國央行又要開始上緊發條防止「開貶」。另一方面,歐債和美債也需要各國進行協商,因為債滾債的結果將如同一顆巨形不定時炸彈,想當初二次大戰的原因就是因為戰敗國背負著巨大的債務,才一夕變天,殷鑑不遠,各國需要深思。其實這已經不是個經濟問題,而是個政治問題,只要各國協商好,還是可以多贏,經過一段停滯期,很快就可以上來,當然各國的民眾也必須理性看待為減債所做出的犧牲,出於不爽、不理性的舉動,到最後只是「自己教訓了自己」。

 

Jil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i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