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華北旱象愈演愈烈,有媒體報導是160年來最大的旱情;對此,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認為,大陸官方不會放縱糧價大幅上漲,他也認為大陸的統計系統有問題,是旱情被誇大的另一個原因。

大陸農業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9日,8個主產省冬麥受旱面積1.15億畝以上,嚴重受旱面積2536萬畝,受旱面積占8省冬麥面積42.4%。

鄭風田對中國經濟網表示,目前旱象對小麥的影響仍難以估計,因冬季屬休眠期,有適當的降水即可;關鍵是成熟之前的灌漿階段,只要那個時候有降水保證,小麥收成還是可以期待的。

他也指出,長期來看,大陸官方不可能讓糧食價格大幅上漲,因為官方會用補貼方式把糧食上漲部分補給農民;他指出,大陸農民種糧補貼已達每畝100元人民幣左右,最後一定會回饋到糧價上。

鄭風田還表示,大陸糧食統計系統的問題,可能使冬麥旱情有誇大之嫌,因為地方官員在報產量評政績時多報,報受災面積領補貼時候也會多報;他表示,「現在各地政府在搶補貼時都很有手段」。

鄭風田透露,去年西南大旱時,貴州旱情比雲南嚴重,但雲南政府喊得兇,大陸中央給的補貼就比貴州多,因此貴州農民很生氣。

2009年大陸冬麥受旱面積達1.41億畝,大陸農業部啟動抗旱一級響應,並預估冬小麥減產7到9成,但最終公布的數據仍是略有增加。截至2010年,大陸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大陸糧食已經連續7年增加。

更新日期:2011/02/13 02:03 記者邱詩文/綜合報導


引用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13/140/2mbdr.html

 

 

--------------------
後記:


最近通膨是個熱烈被討論的話題,除了天候異常外,多半的因素來自於人為炒作。其實早在2010年下半年,很多國家就開始對物價進行嚴密監控,控制好的國家,或許會感覺些微的通膨,但是無損經濟,控制不好的國家,就會像埃及一樣發生相當大的騷動。

 

為了控制通膨,除了升息及匯率等方法外,其實還可以採取以下做法:

 1) 改變消費及生活模式: 根據研究,有一半以上的食物都是被浪費掉的,真正能吃下肚的很少,所以可以鼓勵民眾”少吃一口”,只要吃七分飽就好,這樣不但能省去不必要的浪費,對健康也大大加分。這和前陣子為了鼓勵民眾多食用稻米的”多吃一口”推行方式,有異曲同工之處。

 2) 提高食物的再利用率: 比方有些食物我們習慣只吃根而不吃葉,或許可以開發葉子的新吃法。又比如以大豆為例,以往榨成豆漿後的豆渣都是被丟棄,其實豆渣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所以在日本,開始敎導民眾將豆渣做成各式美味料理。

 3)冷凍技術的提升: 目前食物冷凍期間一般是8~12個月為主,但是經過長時間的儲藏,所含養分會愈來愈少,所以如果能克服養分流失的問題,並將保存時間拉長,就可以大大穩定供需不平衡的狀況。

 4) 加強研發耐異常天候的物種: 比方在一、兩年前就有”耐澇水稻”的新品種出現,不過許多東南亞國家最近才準備大規模種植,這對於近幾年常受水災之苦的國家維持作物的收成穩定有相當大的幫助

 5) “城市農夫”概念的推行: 由於這幾年的天候異常,為了讓作物價格不會波動過大,同時也為了縮短作物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進而逹到節能減碳的目的,有些國家開始鼓勵民眾在陽台、頂樓空地、花園、公園、校園、閒置空地種植一些簡單的蔬果,而拜有機飲食的興起,民眾參與度也相當高。

 6) 加速開發新能源: 石油價格高漲一直是通膨的主要原因,這幾年許多國家已經著手開發其它的乾淨替代能源,例如: 太陽能、水力、風力、天然氣、潮汐、空氣壓力、二氧化碳等等,都有不錯的成績,同時還設計出新的設備,將過程中未能充份轉化的熱能、動能及廢物同步回收再利用,讓能源可以發揮100%的功能。

 7)廢物回收再利用及物品重覆使用的落實: 比方看似無用的廚餘,回收後可以再製成有機肥料,並減少垃圾量; 又比如自發性自備可重覆使用的環保筷子、便當盒、飲用杯等,不但可減少用一次即丟的浪費,在需求下降下,更可以間接舒緩通膨。在節省成本及環保意識下,很多公司的產品及服務都已經朝這個方向邁進。

 


通膨確實在發生,但沒有那麼可怕,因為我們總是樂觀時太樂觀,悲觀時又過度悲觀。目前食物及能源的利用率其實並不高,大多數都是浪費掉,只要將利用率從百分之30%拉到90%以上,並做好通盤的配套,通膨就能有效控制,實在不用過度誇大,自己嚇自己。


Jil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i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