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的健保號稱「打敗全球無敵手」,許多國家都相當羨慕,但最近二代健保的費率和補充保費引起軒然大波。就如同證所稅一樣,暫緩二代健保,重新檢討才是比較好的做法,下面一一來分析目前的情況和未來可能遇到的情況。


1)4.91%是個破產費率:

不難理解相關單位為什麼要將保費由現行的5.17%降到4.91%,因為前面幾個月已經漲太多項目,再漲下去,壓力鍋可能要掀了。不過說實在的4.91%確實是個破產費率,目前健保預計15年內將破產,二代健保4.91%費率一旦上路,將有四年不會變動,代表我們將一步步看著它加速破產,什麼都不能做。


最好的好方法是可以暫緩二代健保,先找其它財源來填補虧損,同時重新評估保費和整個系統的結構,費用該往上調就往上調,整個系統該改就改,因為這是台灣全球引以為傲的制度,沒有人會希望健保破產。。


2) 健保給付偏重藥物、檢驗,輕診察費,以及無所不包的給付項目,


a) 健保給付目前偏重藥物、檢驗,醫生的診察費卻很低,因此許多醫院會以多開藥、排檢驗,賺取藥價差來彌補虧損。所以病人每次去看病時,會發現醫生拼命開藥,好像藥是不用錢的一樣,而台灣的病人也很樂,認為有開藥的才是好醫生,而且藥不用付錢,沒病吃藥還可以強身。但是,事實是許多人在病好後,就把一大袋一大袋的藥往垃圾桶丟,形成浪費。


b) 病人生病原本只要做一項檢驗,但為了領取更高的健保給付,一方面也為了避免之後被病人告而預先做準備,所以醫院硬是排了六個檢驗,嚴重扭曲醫療行為。


c) 因醫師診察費同工不同酬,開腦和心臟的費用和看牙齒一樣,也造成醫生避開工作繁重的類別,選則工作較輕鬆的類別,目前外科醫生奇缺就是一個案倒


d) 另外健保包山包海,例如監獄收容人健保費由人民買單、大病小病一起保、無所不包的給付項目等,也讓財務加重,因此有人提出刪除某些部分給付,以及保大病不保小病的做法


e) 僑民不在國內可停保,不符合保險精神,有人長期在國外沒繳保費,要看病、開刀、看牙醫時再回國復保,相當不合理。未來老年化後,回國看診人數將大增,健保也將進一步惡化,必須趕快改善。如果再考慮未來台灣要廣召全球國外高低階人才,健保費該如何拿捏,也必須趕快研議。


以上這幾個部分才是改革中的重點。

 

3) 制度造成醫生護士快速流失:

目前許多醫生和護士正在出走中,而最大的問題不外乎是 a)健保給付問題,工作時數和給付不成正比  b) 工作量太大  c ) 官司問題。


就以目前最缺的外科醫生來說,一週工作100小時,且需要值班,值急診,一天約工作16~ 24小時,月薪10萬,動不動可能有醫療官司問題;相反的,以目前最熱門的醫美醫生來說,一週工作49個小時,不需值班,一天工作約9小時,月薪30萬,少有醫療官司問題,也難怪許多人棄外科就醫美。未來三十年將急缺外科醫生,所以目前全球已經開始在搶醫生了,台灣如果不改變制度留住外科醫生,同時加強培養足夠的醫生,未來在成本考量下,不是從落後國家找來外科醫生,就是往先進國挖角,那麼醫療成本將貴到你難以想像。


護士其實也有同樣的情況,人力不斷地流失,除了同工不同酬的問題,日夜巔倒的值班和超過體力的工作量,即使加薪,也不足以吸引到足夠的人力,而未來三十年護士的需求量更遠遠高出醫生好幾倍,全球的搶人大賽早就已經開始。目前英國、澳洲和美國已經陸續]開出條件,有的國家只要上足課程,不用考試就可以拿到護理執照,甚至有醫護背景在移民時更是大加分。


由於目前醫生和護士不足,各醫院已經開始在關閉病床了,以鄉下地區最為嚴重,偏偏這些地方老人最多。結論就是保費和制度如果不改的話,15年內該破產也破產了,而人才該走也都走光了,到時候台灣人可能會笑不出來。

 

4) 六項補充保費課不到:

二代健保的另一個重點就是針對高額獎金、兼職所得、執行業務收入、股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收入等6項收入課保費,每筆超過5000元就要課2%補充保險費。其實在網路上搜尋一下,如何避開這六項保費的做法一蘿匡。換句話說,這些補充保費根本課不到,倒是許多人為了降低金額拆單,當中所衍生的行政、會計、稽核成本很高,國庫沒有課到錢,整個社會倒是先倒貼許多成本。

 


5) 資金大量外流

上述六項補充保費課不到事小,最嚴重的後座力在下面幾點


a) 利息課補充保費:前陣子一般民眾為了避免被課補充保費,紛紛到銀行將定存拆單成36萬元或是改成月領。對於資金大的超級大咖而言,因為境外所得不課稅,甘脆把錢直接移到香港,可以省去許多麻煩。而因為做生意,錢暫時停留在香港的台商,則選擇不匯回台灣,也就是大、小錢都在往香港流動。


b) 股利課補充保費:在香港股利不用課補充保費,也沒有課證所稅,所以資金開始在往外流出。甚至有些基金公司還推出「無股利」基金,明顯和政府維持市場穩定背道而馳。


c) 境外基金不課補充保費,但境內基金要課補充保費:也就是買國外的基金不課補充保費,買國內的基金要課補充保費,所以台灣的資金拼了命的流出買國外基金,目前外流資金逹2.4兆,相當驚人,因為台灣一年總預算約1.9兆,把這些資金引回來,其實就可以創造多一倍的工作機會。


d) 增加企業投資成本:就目前在台灣本地境內的公司,為了規避這幾項補充保費,必須開始更改會計科目和作業流程,在經濟情況不佳下,又多了許多成本,無疑是雪上加霜。如果再把這陣子的證所稅加進來,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和證所稅兩個制度多如牛毛的細小法規,和繞迷宮般的計算公式,得出來的結果卻是 「政府收不到稅,全民跟著白忙一場」。這讓許多國外想投資的企業光看到台灣內企業的情況就已經手腳軟一半,先投降了,等於兩個制度「合作無間,滴水不漏」用力地把資金往香港推。


未來二代健保一旦上路,代表有四年台灣的資金將全面向香港呈現淨流出,雖然各部會在積極招商,但阻力太強,流出的速度遠大於流入,到目前為止,台灣資金流出3.1兆台幣,流進來投資的只有1300億台幣 (台灣一年總預算約1.9兆),到最後台灣會慢慢失血而亡,這都不是大家所樂見。如果能想辦法把這些資金留在台灣,不但工作機會多好幾倍,薪資也會往上翻,多好。


二代健保能暫緩就暫緩吧,先另尋財源來補健保的虧損,再推出一套比較完善、合理的制度才是比較好的做法,因為資金一旦離開,再回頭又是另一個十年了,就算談FTA,東栛十加六、TPP、TIFA、RCEP也沒有用。擦去層層的泥巴,台灣這顆珍珠就會散發出該有的光芒,亡羊補牢猶未晚,「動態調整」必須趕快,當2013年………

 

 

(待續)


 

更多詳細內容請email洽詢

 

Jil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i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